2017年4月28日 星期五

0428

排球隊長、校刊主編、全國數學科展第一名、「最漂亮滿級分寶貝」,林奕含走後,這些彷彿只為提供他人指認而存在的浮標,又從網海被原封不動打撈出來。
 
成績優異或許是真,但那些當事人從未擁有過的身分,經媒體加工一報,全都成真似的,光芒萬丈環繞當時,一個那麼青春,而今將永遠青春的女生身上;身體不在了,人造光依舊直直探打而下。簡直鞭笞。 


建中學生冒名同學受訪,引發激辯的餘溫未褪,今日也才與同事興致地討論;對媒體工作者來說,查證,固然必要,卻也可以是單純技術問題,但故事取捨,甚至捏造,則讓一個社會的價值觀顯影,無從遁逃。
 
或許執筆記者未曾要求學校挑揀最拔尖的學生受訪,然而回頭推想,到底是什麼樣的採訪積習與樣板,又是什麼樣的社會氣氛與期待,每每讓校方遇上媒體尋找放榜新聞素材時,老想到考上特定幾所學校中特定科系的學生?也同意某些說法,說這類新聞產製、報導手法是媒體與觀眾的「共業」,但是否正因為是共業,我們才日復一日,重蹈覆轍,無事人一樣地賴活下去?
 
看那些一個個活生生的人,總在年華璀璨之時,一一,漸漸,安靜躺成了榜單欄位上的一格姓名,一組編號,猶如墳碑上的墓誌,慘白枯寂。而報導林奕含死訊底下的延伸報導,全都關於學測,級分,人數,一則威士忌,一則跟團旅遊的業配文。
 
本來不願在當下,多做無謂連結,投射置放自己的情緒,只是承接不住過往身邊遭受精神苦痛之人,眼見他們悄無聲息地掉出原本相接相繫的人際網路的難過,又倏忽湧上。不斷重複聽何欣穗,唱自己與自己幽靈的對話。不知道還能怎麼說。但想說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